國內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在大型制造業中墊底
在12月18日舉行的大宗商品市場高峰論壇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常務副會長顧建國給近來樂觀情緒高漲的鋼鐵行業澆了一盆冷水。
在顧建國看來,與一年前相比,國內鋼鐵行業可謂冰火兩重天。去年底對鋼鐵行業看多的人遠少于看空者,而現在情況則明顯不同。
2015年,中國鋼鐵業創下有史以來的虧損紀錄。而從今年3月起,國內鋼鐵行業的業績出現反轉,呈現整體盈利。截至10月底,中鋼協會員企業總利潤達到287億元。
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在基建投資、房地產及汽車消費等行業的拉動下,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達到6.47億噸,同比增長1.51%。在過去一年,鋼材價格也快速回升。中鋼協價格指數從去年末的歷史最低點54.48,攀升至上周的103點,這意味著鋼材價格接近翻番。
在顧建國看來,盡管國內的鋼鐵行業已在今年走出了低谷,但依然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困境。“我們需要(對行業)樂觀,但是現在樂觀情緒稍稍多了一些。”這位原馬鞍山鋼鐵集團總經理謹慎地指出。
中鋼協的統計稱,國內鋼鐵企業目前的銷售利潤率只有1.28%,在大型制造業中排名墊底。由于煤炭、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擠壓了鋼鐵行業的盈利空間,今年10月,中鋼協會員企業的鋼鐵主營業務出現近10億元的虧損,這一虧損也將在11月的統計報表中延續。
在顧建國看來,國內鋼鐵行業今年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得益于去產能政策和企業的系統性降本兩大因素。他認為,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直接造成了去年行業的深度虧損,而去產能政策使得產能過剩問題有所緩解,但與供需基本平衡仍有距離。
顧建國回應了外界對于去產能政策避實就虛的指責。“即使把僵尸企業、停停打打的鋼鐵企業拋開,我們今年也實實在在去了幾千萬噸的產能。這些產能減少加上行業的預期,對鋼鐵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認為。
今年前10個月,中鋼協會員企業的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財務及銷售費用)累計節省了169億元,同比降幅超過8%。“鋼材價格回升的時候原材料也會追漲,如果企業不采取降本增效的措施,這一點利潤或許早就被吃掉了。”顧建國認為,企業降本增效對于行業扭虧為盈至關重要。
在這位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看來,加速去產能、去杠桿和行業結構調整將是明年國內鋼鐵行業的重點任務。在此前的官方表態中,2017年亦被認為是鋼鐵去產能的攻堅年。顧建國建議,“地條鋼”等落后產能明年應做到應退盡退,同時可采用更市場化的方式落實去產能政策,避免采取按比例分配的一刀切方式。
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是鋼鐵行業結構調整步伐的重要一環,國內鋼鐵行業的集中度偏低為業內所公認。在近期寶鋼與武鋼集團合并前,國內鋼鐵行業前十名的企業僅占市場總份額的30%左右。
顧建國認為,“寶武合并開了一個好頭。明年會有新的鋼鐵企業聯合兼并重組案例出現,進一步提高鋼鐵行業的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