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格局下不銹鋼產業亟待核心技術攻關
無錫不銹鋼板、無錫不銹鋼管廠家無錫漢能不銹鋼2020年10月26日訊 當前,面對國際國內發展環境的變化,中國正積極構建“雙循環”新格局,進一步挖掘增長潛力。在此背景下,鋼鐵行業也面臨新的挑戰。10月15日,由中關村不銹及特種合金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辦的“2020(第一屆)中國不銹及特種合金新材料產業高端論壇”在江蘇鹽城召開,“以協同創新—構建不銹鋼及特種合金新材料產業‘雙循環 ’新格局”被列為論壇主題。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表示,“新發展階段具有進入科技“跟跑”“并跑”“領跑”并存的新特點,我們必須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做出原創性的成果。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盡快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
李新創指出,近年來,國內不銹鋼冶煉、軋制退火酸洗的主要工藝裝備經歷引進、消化并不斷創新,已實現100%國產化。目前,太鋼、寶鋼、青山的技術創新體系比較完善,但是其他多數民營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面對產業瓶頸與短板,李新創提出,要加大不銹鋼產業工藝技術創新,一是充分發揮生產工藝裝備優勢,在冶煉和軋鋼工序上走特色化和差異化道路;二是要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同時要探索多元化的科研投入機制,搭建多種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臺,探索建立創新風險基金,激發人才活力。
李新創強調,要充分發揮標準的引領作用,重視標準體系建設。對此,國際標準化組織原主席、全國工商聯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張曉剛也指出,應充分認識我國標準化工作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以及我國鋼鐵產業在世界所占地位的提升潛力空間,應充分認識標準在未來拉動工業發展、帶動全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張曉剛表示,在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雙循環”格局新形勢下,我國鋼鐵產業應該樹立標準化思維,促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通過高標準使企業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提高我國鋼鐵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秘書長王懷世在分析今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發展態勢后指出,我國特鋼行業未來發展應重點做好四項工作:一是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二是抓好行業規范管理;三是引導發展短流程煉鋼;四是推進鋼鐵新材料發展。
“從產品全生命周期角度來看,不銹鋼能夠減少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環境排放和實現成本最小化,具有明顯的環境優勢和成本優勢,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世界鋼鐵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鐘紹良表示,伴隨世界各地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以及下游市場用戶需求標準的不斷提高,為了繼續挖掘潛在的不銹鋼市場份額,同時有效應對可替代材料的市場競爭,我國不銹鋼及特種合金新材料產業需要走持續創新道路,在生產技術和推廣應用方面應加大創新投入,以創新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